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5:10    次浏览
全景网4月9日讯3月27日,中国证监会发布《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》,放行5万亿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。随即,中国保监会也于3月31日宣布放宽10万亿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范围,允许投资香港创业板。政策的春风吹拂下,港股受提振明显。自3月30日来,恒生指数连续五连阳,4月8日更是大涨逾3%突破26000点,创近7年新高,成交量突破2000亿港元。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港股通交投也日趋活跃,4月8日14时10分,港股通每日105亿额度告罄,为开通以来首次。分析表示,现在冲进去的大陆资金只是急先锋,后头大部队还将继续跟上。若加上下半年即将推出的深港通,各路人马将带上超过15万亿元的资金投身港股。此外,相比之下港股市场更是洼地,还存在相当多的优质公司,堪称一场不可错过的盛宴。港股仍处在打折季 比A股折价超30%近期,A股持续上行。随着政策面明显转向,港股市场凭借着较低的估值而受到市场的关注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15年3月30日,过去6个月中,上证综指暴涨58.5%,恒生指数涨幅只有8.4%。沪港股市表现的差异,将衡量两地价差的恒生AH股溢价指数推升至高点。数据显示,恒生AH溢价指数在2014年8、9月期间,徘徊在90点左右,相当于当时A股股价总体上比H股股价折价10%。不过风水轮流转,随着A股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,而港股相对滞后,指数一路上扬,最高触及137高点,反映目前A股股价总体上比H股股价溢价已超过30%。而从市盈率看,港股恒生指数与国内主要指数相比,具有极大的吸引力,估值洼地的情况明显。统计显示,恒生指数目前市盈率只有10.2倍,相比之下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7.75倍,恒指比上证指数便宜了四成以上。各大指数市盈率对比从个股方面看,价差上的对比更加明显。统计显示,87只AH中,A股价格平均是H股的1.47倍,目前有万科、海螺水泥、宁沪高速3只股票的A股价格低于港股。A股价格比港股高的个股中,最高的浙江世宝价格是港股的2.90倍。此外,据统计,截至4月8日,H股相对A股折价率超过50%的股票达到39只,占比达到60.92%;H股相对A股折价率超过100%的股票有22只,占比22.73%。浙江世宝、山东墨龙的溢价率分别为189.72%和181.48%。东北电气、京城股份的溢价率也超过150%。多家研究机构认为,规模高达5万亿的内地公募基金及其背后的庞大储蓄资金投资港股,以及保监会放行10万亿险资增加投资香港创业板股票,将大大改善港股的流动性,提升港股的估值水平。可以说,港股已经迎来历史性的上涨机遇。 要抓住港股'风口' 分析称可借道基金说了这么多港股是洼地,港股有机会,那么,如何投身这一场港股盛宴呢?开港股账户繁琐,换货币麻烦,选股难度大,对小伙伴们来说不划算也不实际。借道基金或成为理想的选择之一。日前发布的《指引》带来的一个利好是,公募基金无论新基金还是老基金,是不是QDII基金,都能借道投资港股了。是不是棒棒哒?我们从现有基金看,鉴于非QDII的老基金要投港股,还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修改章程,程序繁琐,估计没多少基金公司愿意这么干。因此目前可投的老基金只有QDII。先来看看 场内(即二级市场)的基金——上周五(即4月3日)耶稣受难日、本周一二又逢清明节和复活节,香港市场迎来了一段“空档期”,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均暂停申购业务,但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场内QDII仍可交易,这些基金在这段“空档期”无一例外均遭到资金爆炒。截至4月8日,众多港股QDII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较净值的溢价疯狂飙升,其溢价率分别为华夏恒生ETF (159920行情,资料,评论,搜索)6.55%、易方达H股ETF (510900行情,资料,评论,搜索)ETF10.28%、南方恒指ETF (513600行情,资料,评论,搜索)28.56%.、嘉实恒生H股 (160717行情,资料,评论,搜索)36.08%、银华H股B (150176行情,资料,评论,搜索)47.30%、汇添富恒生B (150170行情,资料,评论,搜索)44.08%。那么有哪些基金可以 在场外买入?在这里我们列取了7成以上仓位投资港股的QDII,以供参考——而对新基金比较感兴趣的,目前有一只沪港通基金——景顺长城沪港深基金 (000979行情,资料,评论,搜索)正在发行。友情提示,4月13日结束募集。另外,还要提示一下,现在买入场内基金是有风险的。据报道,港股基金炒作潮在4月8日开始出现分化,个别品种如华夏恒生ETF跌停,但仍有多只基金继续大涨,涨幅超过当日跟踪标的涨幅。过高溢价吸引巨量套利资金杀入,仅汇添富恒生分级基金单日便出现高达20亿元净申购。银华H股分级基金也因大量资金申购自9日起关闭申购。从以往经验来看交易价格的过度溢价铁定会吸引套利盘入市,而新进的套利大军会通过稀释原有净值,另外也会增加二级市场抛售压力,进而打压基金的净值与交易价格。所以现在再从二级市场买入心仪的港股QDII将面临巨大的风险,跟风买入不值当。基金研究人士建议,看好港股未来表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场外(即基金公司官网直销、银行、第三方销售机构、券商等),以净值申购的方式布局港股。